金管會今(29)日公布金融三業(銀行、保險、證券業)前5月整體稅前盈餘數字,其中銀行業續創歷史新高,證券業也受惠股市重回萬七帶動下,獲利增逾三成,但壽險業去年賺快1600億元,今年虧損73億元下,合計金融三業賺2491億元,仍較去年同期減少三成。
金管會今日公布金融三業獲利,其中銀行業表現最好,銀行局主祕侯立洋今日公布截至5月底為止,銀行業累計稅前2208.2億元,他說是「歷年同期最高」,年增約25.3%。
此外據銀行局細分,其中國銀賺2038.2億元.是受匯率跟股債市場的波動推升投資,銀行淨利息收益也同步增加。外銀因外幣存款增加,利息淨收益減少,獲利減少4.3億元,陸銀獲利也年減13.3億元,亦跟匯兌換利益減少有關。
其他像是中華郵政較去年稅前盈餘減少66.9億元,侯立洋解釋,是因為台幣升值,國外投資未實現兌換損失較多所致。此外票券業獲利也比較不理想,較去年獲利減少10.1億元,跟票券債券利息費用較去年增加較多有關。
證券業獲利方面,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表示,據統計,5月底止券商、期貨及投信稅前盈餘共賺356.34億元,較去年的270.99億元,增加幅度逾三成。
進一步細分的話,券商今年前五月稅前盈餘274.37億元,年增77.25億元、35.19%,主要原因是股市上漲,券商的自營、承銷部位增加,獲利收益也增加184億元,不過交易量下降,經紀部門手續費有下滑約59億元,加減後還是成長;期貨前五月稅前賺26.1億元,年增52.99%;投信賺64.87億元,年增14.19%。
保險業稅前5月底虧損73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1,672億元。其中壽險業稅前虧損95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1,790億元;產險業稅前損益為22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118億元或122.9%。主要因為去年前3月股債市大好,保險業有趁機大舉實現獲利,相對基期較高,今年外匯避險成本較高導致虧損。
延伸閱讀
銀行大罰單多!金管會上半年罰金收入破億元年增六成
長榮等12檔股票30日除息 台股指數將蒸發74.23點
景氣何時擺脫藍燈?學者:悲觀一點恐要到明年首季
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: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,從2000年Web1.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.0,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,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。認為金融即生活,無所不在,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。無論老小都該理財,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。
來自: https://tw.stock.yahoo.com/news/%E4%BF%9D%E9%9A%AA%E7%8D%A8%E5%9E%82%E6%B7%9A%EF%BC%81%E9%87%91%E8%9
離婚證人